移动互联网
再论运营商的智能管道建设
发布时间: 2013-11-22   浏览次数:2005

本文由中创信测提供发表于《电信网技术》2013年第9期

摘要: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快速发展,但运营商的管道智能化相对落后,从长远看这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利。建设一条“可视”、“可控”的智能管道能够为运营商带来诸多新业务,尤其可以帮助他们从容应对OTT业务的挑战。中创信测的新一代智能探针可以为运营商的智能管道建设助力。

1  引言
    随着移动终端和移动应用软件的智能化,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。根据中国官方统计,截2012年底,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到5.64亿人,其中手机上网人数为4.2亿人。预计2013年,中国手机上网人数将占据绝对优势。也许不远的将来,我们的孩子们可能会认为移动终端(手机、PAD等)是他们通向网络世界的唯一途径。
    
与互联网不同,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通过手机等各类手持终端,以无线的方式通过各种网络(WLAN、GSM、TD-SCDMA、WCDMA、CDMA2000、LTE、WiMax等)接入互联网。而所有这些无线接入方式,几乎都要经过运营商经营的网络。
    
与智能终端(包括智能手机、PAD、智能电视等)和云应用服务(手机银行、手机证券、手机游戏、网络语音视频等OTT业务)相比,管道(主要指运营商的网络)的智能化相对落后,传统电信运营商通常对其网络上传输的数据业务并不了解,更没有办法控制。运营商们只是简单地开放了自己的传输通道,并没有对自己通道上传输的内容进行分析、挖掘、经营。换句话说,他们掌握了移动互联网的大数据资源,却没有好好利用,可谓“端着金饭碗讨饭吃”。随着2013年中国电信运营商的LTE网络部署,一个更宽广的信息高速公路(TD-LTE的下载峰值速率可达到100Mbit/s)将向智能终端和云端服务商开放,将会有更多的“车辆”搭载着各种各样的“货物”行驶在这条“粗放经营”的高速公路上,再不好好经营,恐怕难以收回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维护成本,对移动互联网的长远发展不利。建设一条“可视”与“可控”的智能管道,成为运营商们眼下非常迫切的任务。

2  智能管道的可视、可控
   
如果简单地依靠“提高过路费(也就是运营商的流量月租费)”来盈利,会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,一方面不利于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的发展;另一方面会因为竞争的加剧而造成客户的流失。显而易见,“提高通道的可视性”成为建设智能管道的一个可行的方法。这样做可以让运营商看清“每辆车上搭载的货物”,并为其下一步的经营活动带来多项收益。首先,运营商可以将“大数据分析”的结果,向政府和行业客户提供诸如“灾害预警”、“智能促销”、“不良信息监控”等特色服务;其次,运营商可以通过对用户上网行为的分析,得到不同类型的用户的消费习惯,并据此进行精细化的经营;更为重要的是,运营商可以通过对“通道内大数据流量”的实时分析,掌握OTT业务的类型、带宽、流量、内容等信息,以及对运营商的自有业务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,从而掌握向OTT服务提供商收取费用的证据。
   
有一个真实的例子,法国电信旗下的运营商Orange在2013年初与Google达成协议,Google将向Orange支付一大笔费用,用以换取Orange为Google传输的数据,协议为期一年。据称,Orange目前拥有2.3亿客户,在非洲拥有统治地位;而Google的数据流量(包括搜索和YouTube业务等)已经占到Orange全球用户所消费的数据量的一半。Orange会把这笔钱用于自身的网络建设。这个故事至少告诉我们3个重要信息:其一,像Google这样的“巨无霸”也应当为其在高速公路上“超载”而支付“罚款”;其二,Google只要支付了数量相当的“罚款”或者“保护费”,它的“超载”行为就会受到保护;其三,Google也知道,如果它不交“罚款”,就要面临“限速”和“限号”等惩罚。显然,法国运营商Orange已经具备了“可视”甚至“可控”的比较完善的智能管道,这样才能迫使Google就范。其实,这是一个运营商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“双赢”的例子。运营商得到了一大笔经费用于建设自身网络,与此同时,Google得到了运营商的特别关照而在高速公路上“畅通无阻”。我们可以相信,总有一天中国的运营商与OTT服务商也会达成某种默契,各得其所。但前提是,运营商必须拥有一条完善的智能管道。

3  中创信测新智能探针产品助力智能管道建设
    
中创信测在运营商网络监控领域已耕耘十几年,近期推出了新一代智能探针产品,旨在为运营商建设智能管道助力。中创信测的智能探针产品具备“高性能、高端口密度、低能耗”等特点,能将运营商网络中的“信令数据”与“互联网数据”相结合,理论上可以告诉运营商“谁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做了什么”;并提供实时全量数据分析,帮助运营商提高“全网业务的流量流向分析能力”、“异常流量的监控能力”、“用户和业务的识别能力”、“特色服务的创新能力”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管道。

4  结束语
    
我们可以预测,当运营商真正掌握了“智能管道”以后,其主要收入将不再来自用户的“语音、短信、上网流量”等基础业务,而是来自“智能管道”中通过大数据挖掘得到的“增值业务”。将来的某一天,普通用户只需付给运营商相对较少的“套餐费”就可以享受无限量的语音通话、短信和宽带上网服务(实际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采用了这样的计费模式);运营商也会远离微信等OTT业务的困扰,不再有“信令风暴”,世界将从此太平。